13年前,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手机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它们不仅体积巨大,成像效果也很糟糕。谁也不会想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使用到具备4100万像素、1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拍照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卡片数码相机。丰富的拍照应用和分享热潮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比如目前最流行的拍照设备iPhone,拥有大量的摄影类App,让你可以拍摄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并分享到各种社交平台上。
那么,拍照手机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才达到今天的量级,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呢?一起来回顾下曾经和现在的一些经典机型,并畅想一下未来拍照手机的大致走向吧。
拍照手机初期:基础配置不断提升
世界上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是日本夏普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J-SH04,这是一部具有10万像素及256色屏幕的手持通信终端,由于日本通信市场封闭性,这款手机并未造成巨大反响。随后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自拍电话在2002年登陆世界范围市场,以诺基亚7650、索尼爱立信T68i为代表。此时这些智能手持通讯设备尽管配备30万像素,但仍旧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照片需求。
拍照技术革新:自动对焦系统与氙气闪光灯
在2005年发售的是索尼爱立信K750i,它首次集成了自动对焦系统和氙气闪光灯,不仅拥有200万像素传感器,更接近了数码相机水平。而同期诺基亚N90搭载3倍光学变焦镜头,也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这两款产品标志着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当时用户对于更好自拍体验所期待到的技术突破。
智能化与网络连接:智能功能迈向全方位
2007年的诺基亚N95则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一个极致展现。不仅内置50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本身支持3.5G网络、GPS等多项先进功能,这使得它不仅成为一个带有优质自定义设置选项且具备实用性的视频录制工具,而且其外观设计更为现代化,使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一款智能电话之一。在这个阶段,可以看出即便是在早期智能时代,每一次技术更新都在逐渐逼近专业数码相机甚至电影制作领域标准。
拍照应用与社会影响力日增
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iOS平台下的iPhone系列不断涌现,以及三星Galaxy系列等其他品牌加入竞争,我们进入了一段新的科技革命期。在这期间,大量关于图形编辑软件和移动应用程序出现,让普通用户可以轻易地进行图片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非专业人士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创作和分享照片内容的情绪参与度。
总结:
从最初的小巧但性能有限至今,我们见证了无数创新方案落户于我们的生活中,而这些变化正发生在我们掌握中的小小装置——即以时间为动力的电子玻璃窗口——即我们的每一台最新型号或称之为“智慧”、“平板电脑”的“触控显示屏”。这样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是否意识到了,就算它们只是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工具存在,那么它们所引发的人类关系改变就是不可忽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