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相机已变得越来越智能,但在选择对焦位置时仍需谨慎。对焦位置的选择与我们的拍摄意图和需求紧密相关,每种不同的对焦位置都能创造出独特而有趣的画面效果。如何准确地找到最合适、符合拍摄需求的对焦点,是一项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特定场景中选择对焦位置的基本原则,一起来看看吧:
对焦主体:如果照片中同时包含清晰和模糊区域,大多数人都会首先关注清晰部分。这是因为清晰-模糊比率能够区分画面的主次,并用以表达不同主题。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拍摄需求或不确定应该聚焦哪个部分,就可以尝试将镜头聚焦于主要对象,让其更加突出。
风光摄影中的“三分之一法则”:在风光摄影中,当没有明确的主体时,可以采用“三分之一法则”,即聚焦于景深的一分之三处。当背景略微模糊,而前、中景保持清晰,这样既符合人眼视觉习惯,又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如果有明确主体,优先聚焦于此。
手动对焦无穷远:对于大型风光场景,可以尝试使用手动对焦,无穷远模式,使整个画面位于清晰范围内。这种方法称为泛客技术或超长距离对准,通常用于小光圈下进行拍摄。在无穷远档之前,不要直接拧到底部,要确认是否正确设置。此方式虽然不能提供像精确合准点那样的锐度,但它能获得最大可能的清晰范围,对于某些广阔风光情况非常有用。
人像:当捕捉人物情感时,眼睛往往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因此应尽量使眼睛处于最佳聚焦状态。但对于全身或者半身肖像等比例较大的场合,可以稍微松开一点,将镜头聚集在脸上,以便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情绪。而对于特写或者动物照,则应尽量使双眼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表情和情感表达力。
长曝光与静物:长曝光常用于记录流水或车流运动轨迹,以此来表现动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加入一定比例的静止物品以营造动静交融效果,那么这些静止物品就是我们应当聚集的地方,因为它们才真正需要高质量的人工制成清楚度。
夜景与明暗边缘:夜间拍照由于环境低反差自动调整系统难以工作,所以寻找最亮处进行调整比较容易并且更符合目标——捕捉夜晚美丽灯火。不过,在寻找亮点时,最好避免直接瞄向中心,而是在明暗交界处进行,这样可以利用相机自动调整系统识别高反差边缘从而更快捷地找到正确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