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天文台105米激光测距望远镜建成投入使用国家授时中心又有什么新鲜事

国家授时中心骊山天文台1.05米激光测距望远镜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开启了新的科学探索篇章。这个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成的望远镜,不仅提升了其功能,更将成为深空探测、空间碎片定位、北斗和GNSS精密定轨等多项科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该中心成功完成了该望远镜的升级改造工作,打造出了一座既有激光时间同步观测能力,又兼具光学CCD成像天文观测功能的现代化天文台。

改造后的骊山1.05米激光测距望远镜自今年9月开始进行常规卫星激光测距,已实现对低、中和高轨卫星全天候监控,其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别。对于激光动力学卫星(LAGEOS)的测量精度可达小于1cm,对于导航卫星(包括北斗卫星、Galileo卫星和GLONASS卫星)的测量精度约为2~3cm,这些都展示了它在国际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该望远镜还将参与大型光学陀螺世界时安全实时计量专项,并开展UT1及VLBI/iGMAS/SLR并址观測与聯接研究工作,以及进行天球時空基準研究,为实现更高层次的科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此举不仅增强了国家授时中心在国际地球自转参数维护方面的作用,也推动了国际天球参考系建设进程。

随着这一重大科技项目圆满完成,它预示着国家授时中心未来在全球科研合作中的更加积极参与,为人类了解宇宙带来新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