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全面屏 手机厂商在屏幕上都用了哪些黑科技_技术

为了实现全面屏 手机厂商在屏幕上都用了哪些黑科技?_技术

这几年手机的屏幕不仅“越长越大”,屏占比也在稳步提升。不得不承认,即便不是100%的全面屏,看起来确实比传统的屏幕比例要好看得多。

说起来,这一切还要感谢背后付出巨大努力的各家手机厂商、以及屏幕制造商。为了达到今天的目标,其实厂商们在屏幕上的改造力度可真不小。

比如:

1.屏幕识别方案取代实体Home键

想要实现全面屏,手机正面上那些实体按键就得通通取消,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实体Home键,为了它,手机屏幕下巴得腾出一“空地”,利用率超低。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们先后开发出各种识别方案,包括前后指纹识别方案、面部识别方案、甚至连侧边都放了识别模组。

当然像后置、侧边指纹识别这些方案,不可避免地会加大机身厚度。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们只能将LCD屏换成了更贵更薄的OLED屏。

2.可移动镜头取代机械结构镜头

在全面屏手机出现之前,无论是、还是面部识别,都需要用到前置镜头。为了提高屏幕比例,厂商们不得不在前置镜头上做文章。

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了各种设计结构的前置镜头,比如升降式、侧旋升降式、翻转式,总之就是想尽办法不能让前置镜头放到屏幕上。

虽然目前受限于技术,这些前置镜头也会增加机身的厚度,但不可否认,它在直接提升屏幕比例的同时,也增加了更多有趣的玩法。

3.屏幕发声技术取代听筒

听筒也是全面屏道路上的拦路虎,为了实现真全面屏,厂商们同样针对听筒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最振奋人心的,是在初代小米MIX上,其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技术,通过手机中枢共振发出声音的方式,完美去掉了听筒。

而随后vivo NEX采用了更先进的方案,通过微振动单元驱动屏幕发声的方式,也达到了目的。

当然,由于技术问题,当前大多数手机还是不得不保留了听筒,但随着技术的成熟,相信听筒将来会彻底消失。

4.蓝牙耳机取代耳机孔

虽然耳机孔看似不会占用屏幕面积,不过如果去掉耳机孔,手机内部就会有更大的空间来帮助提高屏占比。

相比于屏幕技术,得益于蓝牙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两年推出的旗舰手机基本告别了耳机孔,转而通过蓝牙耳机来实现听歌等用途。

这也使得机身的一体化大大增强,美观度更高了。

为了能够给使用者提供“一张无瑕疵的脸蛋”,厂商们还真是煞费苦心。看来,促进技术进步的,不仅是懒惰,原来还有人类的爱美之心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