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客车在加氢。视觉中国 资料
“电动化的核心内涵是由电力驱动的汽车能源动力的变革。在这样的定义之下,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都应被涵盖,只是受一些客观原因影响,后者的发展较慢。”全国政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表示,在7月2日于海南博鳌举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全体大会上如是说。
万钢认为,脱碳加氢和清洁高效是能源科技进步的趋势。以电力和氢气为代表的能源具有来源多样化,驱动高效率和执行零排放等技术特征,由氢气和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不受地域资源限制,并摆脱石油依赖。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564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达52.8%。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达4.5%。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到5%及以上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将再次加速。
在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基础设施方面,目前中国有15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具有氢能优势的示范区域商业化运营,执行的加氢站有15座,在建的有20多座。
万钢表示,未来还将在示范运营区域构建集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和商业运营一体化的氢能体系,下一步,要加强对氢能优势区域进行氢能的全体系建设。
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万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制定面向2025年的产业战略发展规划,解决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好汽车与能源、交通、资讯等跨产业、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政策衔接,推动产业持续创新。
第二,把握好新旧动能转换节奏。在大力培育新动能的同时,注重传统内燃机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平稳转换。
第三,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电动化要强调质量安全,智慧化要技术法规同步,共享化要防止无序竞争。
第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巩固提升国际科技合作能力,鼓励整车企业、零部件、科技企业和汽车服务业加快国际化步伐。
在扶持政策方面,万钢认为,中国地域特征及生态环境,决定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不适合“一刀切”,各个省市和地区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会按照自己的使命来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按照人民的要求来降低大气污染的排放,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推动共享化交通高效率的运用,以更稳健的方式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财政补贴上,在补贴完全退出和建立起长期激励机制两大过程间,国家将继续推出相应的补贴政策及非财税政策,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