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智慧引擎高效生产生活无界便利

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引领下,全国快递行业实现了高效处理65.9亿件快件的记录,单日最高处理量达4亿件,这是“618”购物节带来的消费高峰。消费者惊喜地发现,以往订单量激增导致的快递“爆仓”问题几乎消失,一般情况下,“昨晚下单,今早就到货”。

智慧物流技术正逐步模仿人类智能,具备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中科微至公司负责人李功燕看来,智慧物流就是通过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来替代人工完成物流周期各个环节。

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迅速,物流业在多个环节正在实现智能化转型。在分拣环节,以前依赖于拣货员扫描二维码进行分拣,但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现在,以智能分拣装备为核心的多类型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快递分拣效率,并解决了传统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李功燕介绍说,他们团队研制出的智能输送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包裹量平均达10万多件,比传统方式节省人力70%以上。在公牛智慧物流相关负责人的话中,他指出,在以前,每天作业发货能力仅3000—4000箱,一旦超过就要顺延到第二天,每月出错率20—30次;而采用智慧物流系统后,最多每天达6万箱,每年出错率仅1—2次。

不仅如此,在民航机场领域,也有许多例子显示着无人化操作已成为现实,如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机场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安全保障。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吴甘沙认为过去几年的运营成本上涨两三倍,以及安全问题,如交通事故与员工的人身安全,都能通过自动驾驶技术得到解决。

除了硬件层面的应用,还有软件层面的创新,如京东自主研发的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支持客户供应链全面数字化,为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提供更好的决策。此外,即使是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也有可能被计算得以选择最佳路线,而不会撞车或打架,如果遇堵,它会重新规划路线;如果没电,它还能自动返回充电站充电。

这种场景越来越常见,在国内各类物流行业中。而这些先进技术如传感器识别、大数据分析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变化,让整个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专家表示,无论是在传统仓储还是现代快速移动市场中的快递服务中,都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科技进行革新,使得工作既简单又高效。这包括使用RFID标签跟踪库存,并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生成引擎对地址进行自学习,从而直接取代邮政编码实现海量包裹快速分拣和配送。

随着新兴科技不断融入到日常业务之中,将继续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差距,同时也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