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标准解析揭秘多少数值才能合格

水质检测标准解析:揭秘多少数值才能合格?

水质检测的基本原则

水质检测是为了评估水体中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参数,以确保饮用水安全。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限制。

pH值与溶解氧的重要性

pH值衡量的是水体酸碱性,而溶解氧则影响鱼类等生物生存。合适的pH范围通常在6.5至8.5之间,溶解氧应不低于0.5毫克/升,以保障生物活力。

氯化物含量的监测

在处理和供给饮用水时,氯化必须进行消毒以杀死细菌。此外过高或过低的氯含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保持在0到1毫克/升之间。

硫化还原指数(COD)的考察

COD是指某一样品中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被去除所有有机物所需的最小二氧化碳产生量。COD浓度超过10毫克/升通常认为为较差水平,对 aquatic 生态系统有潜在影响。

细菌计数与重金属分析

对于饮用水而言,总共结核分枝杆菌(TC)不得超过每100ml 0个,并且需符合其他微生物指标要求。此外,如铅、汞等重金属超标,将对人体健康构成长期风险。

过滤效率与耐久性测试

过滤器设计用于去除悬浮固体和部分悬浮颗粒,从而改善水质。在实际应用中,过滤效率应达到95%以上,并且耐久性能也应当得到保证,以确保其持续使用效果。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