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聚焦捕捉生活每一帧的摄影艺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相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但即便如此,它们在处理一些复杂场景下的对焦问题时仍然存在局限。选择对焦位置并非简单计算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我们拍摄的意图和需求紧密相关。不同的对焦位置能够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画面效果,因此如何选取最适合我们的拍摄需求的对焦位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特定题材中选择对焦位置的一些基本原则,一起看看吧!

基本原则:锁定主体

如果一张照片中同时包含清晰和模糊的部分,大多数人通常会更关注清晰部分。这也是区分画面主次、表达不同主题的手段。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拍摄需求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就锁定主体吧,让主体更加清晰,这样做是没有什么大错的。

风光:三分之一法则

风光摄影并不仅仅是“小光圈+三脚架+低 ISO”,而是在于对焦位置的精妙之处。而“三分之一法则”就是风光摄影中一个久经考验且广受好评的一个技巧。当没有明确主体时,可以尝试将镜头聚焦在景深的一分之一处。这不仅使得前、中景保持清晰,同时背景略微模糊,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看起来也更加舒服,并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如果有明确主体,则优先锁定那个部分。

除了三分之一法则,在风光摄影中,还可以尝试另一种方法——手动对焦无穷远,也被称为泛焦技术或超远距离对准。在这种模式下,将镜头设置为手动对准,然后拧动到“无穷远”的档位,再使用小光圈进行拍摄即可。虽然这个档位看似是最后一个,但实际上它位于底部往回一点的地方,请务必确认是否正确设定~

值得注意的是,“泛焦”其所以名,是因为其清晰度不如精确合点处那么高。但尽管如此,这种方式可以获得最大化的人类视觉接受范围,对于超大尺度风光等情况十分有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泛调,无论何种情况,都不是整个画面都在清晰范围内,而是一定的区域从近处到无穷远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人像:捕捉脸和眼

眼睛是心灵窗户,是最能表达人物情感以及引起关注度最高区域,所以当然要把目标放在眼睛上啦!但不要太死板,如果是在拍全身或半身像,那么只需锁定脸部即可;对于特写,因为脸部比例较大,应该锁定双眼,以此使双眼显得更加神采奕奕,并更好地传递人物的情绪这一点,在动物攝影中同样适用——小比例,对准脸;大的比例,对准眼睛。

长曝时间:静物首位

长曝时间最常见于流水、车流等运动题材,其目的在突出动感。但为了进一步增强画面的艺术性,有时候需要安排一定数量静止物品以创造动静互补效果。在这些场景下,最好的选择就是锁定那些静止物品,因为只有它们才需要高保真度。

夜晚:边缘细节至关重要

夜间拍照时,由于环境暗淡,不利自动聚焦系统正常工作,因此寻找最亮处进行聚焦成为了一条捷径。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符合夜晚主要展示城市灯火辉煌这一主题。记住,当寻找亮点进行聚瞄时,不要直接指向中心,而应偏离一点点,比如指向边缘,以实时放大功能辅助调整聚瞄过程。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相机自动聚瞄系统依赖于比较检测算法,从而容易识别具有高比率变化的地方,如边缘,而不是中心所提供信息较少的地方。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