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光圈与时速:掌握曝光控制基础
光圈的基本概念
单反相机入门基础知识中,光圈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其实就是镜头内部一个可调节的开阔程度,可以控制进入镜头后面的光线量。在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光圈来获得最佳曝光效果。
光圈的作用
控制亮度:通过改变光圈大小,可以让更多或更少的光线进入镜头,从而影响照片中的亮度。较大的数值(如f/2.8)代表较小的开口,而较小的数值(如f/16)则表示较大的开口。
背景虚化:当使用大型号(低倍比)的焦段时,打开大一点的光圈可以使得背景更加模糊,从而突出主体对象。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创意技巧。
深度感:不同于时速,多余的一部分时间用于聚焦,但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想要尽可能多地保持前景、背景同时清晰,这时候适合使用小型号(高倍比)的焦段并关闭大点的光圈,以确保整个画面都有足够明确。
时速介绍及应用
除了理解和运用好“F”数之外,还要学会如何正确设置“T”,即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你可以捕捉到的是一帧静态图像还是动态流畅画面,它直接关系到图片上是否存在运动模糊的问题。
快门速度单位换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习惯用秒来计算时间,所以对于拍照来说,要将快门速度从秒转换成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不要担心,因为现代相机提供了自动模式以及手动模式,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进行操作,不必每次都进行复杂的手动计算。
快门技术概述
冻结瞬间:如果你想捕捉一个瞬间,如动物跳跃或人脸表情,那么需要设置很短的小时速,比如1/2000s或者更高。
追逐慢动作:如果你想记录运动物体,即使它们移动得非常迅猛,你也许还能以1s为单位开始跟进。
夜景与低照明环境: 当天色暗淡或者是在晚上拍摄时,你需要选择最长的快门速度来避免因为过长时间导致图像模糊。此处建议采用最长但不产生明显运动模糊的情况下的快门速度,大约在20秒至30秒之间。
曼哈顿规则简介
尽管学习所有这些参数看似有些复杂,但是实际上,当你掌握了一些基本原理之后,处理各种拍摄场景就变得简单许多。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情境指导法则被称为曼哈顿规则,也被称为“ exposures in thirds rule”。
曼哈顿规则实践
按照曼哈顿规则,在构图之前,将画面分成九等份,每个区域都是第九等分标记。如果你的主体位于交叉点,那么这通常是一个平衡良好的构图方式。而且,如果你的主题不是交叉点的话,最好将其放在第九等分标记附近,并尝试遵循其他几个核心原则:
两边留白:
保持视觉平衡,使得眼睛能够从整幅作品中找到休息。
尺寸对齐:
如果可以的话,让物体尺寸对齐形成一种协调感。
主题强调:
确保你的主要元素在视觉层次上的位置得到强调,例如利用大小、颜色或阴影来引导观者的注意力去哪里。
寻找连接点:
寻找任何连接两个区域的事物,比如纹理、颜色或者形状,并尝试让它们成为整幅画面的桥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