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大考市值大幅缩水 小米百亿押注物联网能否突围_智慧

周年大考:市值大幅缩水 小米百亿押注物联网能否突围?_智慧

文/杨剑勇

今天是小米上市一周年,去年7月9日港交所交易,如今迎来周年大考,只是在资本市场可以用糟糕来形容,相比17港元发行价到现在9.61港元,跌幅为43.5%,相比最高22.2港元到今天跌幅为56.75%。不禁让笔者想起曾经的豪言壮举,要让首日投资者赚翻倍,倘若当天买进,投资者一年后资产损失近半,与赚翻倍言论形成巨大反差。

上市一周年,市值相比高位腰斩

作为擅长营销的小米来说,创业7年营收就突破千亿,这样成长速度堪称奇迹。作为国内发展迅猛的科技企业,在上市之初吸晴无数,特别关于估值各种爆料和预测,声称估值千亿美元,甚至一度被传出估值2000亿美元,高估值讯息满天飞,把小米推向风口浪尖,最终17港元发行,市值约540亿美元。

遗憾的是的上市首日就破发。然而,网络上关于雷军放话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小米公司的投资人赚一倍言论迅速传开,导致随后几个后面几个交易日上扬,于2018年7月18日一度冲高至22.2港元,以2019年7月3日已发行股份为240亿计算,对应市值为5328亿港元。

时至今日,市值不但没有触及千亿美元,且距千亿美元越来越远,下跌后市值仅有2310亿港元(296亿美元),相比高位大幅缩水,甚至干不过做酱油的海天味业。虽然小米不断回购表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寄望回购修复市场信心,但市场表现依旧疲软。

对于小米来说,面临诸多困难,全球智能手机红利开始褪去,全球智能手机下滑大环境下。依据IDC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下滑6.6%,华为等竞争者则一路高歌猛进,华为出货量则同比增长50.3%,vivo同比增长24%。此外,依据华为与小米公布资料来看,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第一季度为5900万台,而小米出货量为2790万台,两者差距巨大。在⼤环境不乐观的情况,华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小米要想获得更多市场还是有较大压力。

启动手机+AIoT战略,豪赌物联网

手机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但小米来自AIoT营收则增长迅猛,IoT与生活消费营收在2018年同比增长87%至438亿。但在物联网高阶顾问杨剑勇看来,IoT光鲜资料也隐藏潜在风险,营收规模与增长迅猛背后主要集中在智慧电视、手环等生态产品快速增长,依据小米年报披露资料显示,智慧电视及笔记本营收182亿元,占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的41.55%,那么其他生态链产品显然没有那么出彩。

需要肯定的是,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业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2015年50亿增长到2018年438亿,四年间的营收规模增长逾9倍,这样增速其他厂商无法比拟,并跻身智慧家居第一阵营。还有米粉忠诚度也很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拥有超过5台小米IoT装置使用者约为230万名,同比增长109.5%。其次,IoT平台连线了1.7亿台装置,是全球最具规模的生态平台之一,在智慧硬件生态规模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同时,今年是启动手机+AIoT双战略,并表示在未来几年将投入100亿元支援AIoT,全面All in AIoT。

小米所互联网营销思维和渠道网络,擅长打造爆品,推动生态链企业营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智慧电视、手环、空气净化器等生态产品快速增长,AI智慧音箱出货量突破千万,智慧电视连续两个季度出货量在国内第一,推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6.5%至120亿元。

当然,靓丽的资料背后,销售成本也是大幅飙涨,2019年第一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消费成本同比增长54.1%至106亿,销售成本占比88.3%,当然也能看出走大众化价格策略,以更低的门槛让各种智慧装置进入消费者手中。

需要指出的是,具有规模优势的生态链企业大力推进自有品牌发展,减少对小米依赖,诸如华米自有品牌在2018年出货量是2017年的近三倍。今年第一季度,华米自有品牌营收超过总营收四成,且自有品牌产品和其他产品占总收入41.3%。

还有云米在2018年销售和营销费用大幅飙涨,同比增长298%,线验店数量由2017年400家扩充到1500家,到今年第一季度达1600家,可以看出云米加速品牌和渠道建设,已降低对小米依赖。绿米也在积极拓展自有品牌,并积极加入HomeKit苹果生态体系。

智慧家居竞争日益加剧

对于智慧家居方向的硬件产品,技术门槛并不高,诸如小米生态链推出上百种智慧硬件,仅从技术层面来说,竞争壁垒并不高。诸如智慧音箱,此前阿里和小米利用价格优势,促使出货量迅猛增长,而百度推出更加廉价版智慧音箱后,依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调查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百度智取代阿里成为中国最畅销智慧音箱品牌,第一季度出货量410万台进入全球前三,仅次于亚马逊与Google。

智慧家居产业竞争日益加剧,在笔者看来,整个国内智慧家居竞争格局有四大阵营,分别是海尔和长虹等家电厂商,还有以BAT为核心的互联网巨头,也有华为与小米等手机厂商,还有众多创新企业。四大阵营争夺中,同为手机厂商的华为来势汹汹,积极拓展智慧家居生态建设,提出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体验的核心战略。

华为披露资料显示,华为HiLink智慧家居生态已覆盖500多款智慧硬件产品,整个生态触达使用者已超3亿,连线著4000万家庭。以AI音箱作为物联网生态入口产品,以路由器作为生态连线产品,以HiLink作为覆盖云、端、边、芯,实现万物互联的全连线架构标准,能够端对端对整个生态赋能。另外,华为在5G方面的优势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将加速全场景智慧化战略,这将会是小米生态链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语音生态体系下,面临百度与科大讯飞竞争压力。截至3月末,小米IoT平台已连线了1.71亿台物联网装置,小爱同学月活跃使用者超过4550万,是国内最具活跃的人工智能语音互动平台之一。

不过,搭载小度助手的智慧装置同比增长279%至2.75亿台。在智慧语音市场深耕了多年的科大讯飞,在C端持续发力,不断向智慧硬件入侵,截至2019年6月30日,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103万,总应用数65万,累计终端使用者数24亿。对于在智慧家居场景中玩家来说,竞争异常激烈,小米在这残酷的竞争格局下,能否扩大自身规模,有待市场考究。

最后

IDC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智慧家居市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5.9%至1.5亿台。作为新兴领域,需求不断上涨且市场蛋糕巨大各界积极涌入。小米凭借生态链企业生产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各种智慧装置,不管从营收,还是生态连线规模,亦是语音助手启用数量,在国内智慧家居市场赢家之一,只因国内众BAT和华为等众多玩家加入,其竞争格局不亚于智能手机,今年将面临更加残酷的竞争。虽然小米生态链取得成绩有目共睹,但小米IoT需要让投资者更加清晰了解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期待AIoT让小米大爆发,抒写新篇章。

原创在福布斯中国

作者系物联网高阶顾问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网易签约作者,并连续两年(2017和2018)获得网易年度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标签: 科技行业资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