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物联网,简称IoT,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它将“万物相连”成为可能。物联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工业物联网(IIoT)和消费者物联网(CIoT)。下面,我们将探讨IIoT与CIoT在安全性、互操作性、可扩展性、精确度和准确度、可编程性、低延迟性、高可靠性、弹性的需求以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差异。
安全性
IIoT解决方案需要比CIoT更强大的安全措施来防止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中断事故,如电网故障,这些问题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IIoT通常采用高级安全措施,如系统架构设计到专业芯片组加密及身份验证,以及威胁检测等。
互操作性
在部署IIoT时,它需要与现有的SCADA系统、大量技术共存,包括M2M技术和制造执行系统。这意味着IIoT必须集成各种协议并能稳定地协同工作,与ERP系统也要保持兼容。
可扩展性
工业网络支持大量设备,因此新的解决方案必须考虑未来长期内无缝扩展,以支持新传感器或设备。此外,还需考虑到现有非物联网设备的互操作。
精确度和准确度
工业领域要求极高精准度,如自动化制造过程中的毫秒级同步,以及质量保证系统对微小变化的检测。因此,IIoT必须支持高精准度以保障业务流畅运行。
可编程性
对于工业应用,无论是逻辑还是机械加工设备,都常被重新编程配置。在这种环境下,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必须提供灵活性的适应能力。
低延迟性能
在高速生产环境,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对于检测异常并实时采取措施,对于人身安全、产品质量以及成本来说非常关键。因此,Industrial IoT解决方案需要支持低延迟需求。
高可靠性
很多工业系统可能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在恶劣条件下运作,并且远离总部,有时还受限于遥远工地环境。这意味着Industrial IoT解决方案必须能够承受这些条件,并维持高可用 性质,只有在必要维修的情况下才关闭。此外,还需具备数年不间断运行能力仅在维护时关闭。
弹性的要求
关键任务操作不允许停机,即使部分功能出现故障也不应该导致整个体系崩溃。 Industrial IoT 解决方案应该具有容错功能或者提供弹性的设计,从传感器故障到网络连接断开,可以轻松应对运行中的任何故障而仍然完成其过程。
自动化
有许多行业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而 Industrial IoT 解决方案则要支持自治需求,这促进了智能边缘计算如嵌入网关控制逻辑深度学习融合。此外,这些解 决方案应当是可编程且兼容新旧制造执行系统。
可操作性的需求
工业材料品质严格要求其长期稳定且预测性能良好运转,即由现场或后台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维护水平,则 Industrial IoT 解决方案就需要提高其易用程度,从更换传感器更新固件到配置网关服务器,要能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有效地进行所有类型的保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