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的变脸艺术
记得小时候,总是有一句让人头疼的话——“不要!”每当我兴奋地提起某个想法,或者向她倾诉我的小愿望时,那句话总会在一瞬间响起。就像那次,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超市买一盒新出的糖果,跑到厨房告诉妈妈:“妈妈,我想买糖果!”
她的回答如同雷打不动:“不要!你知道为什么不能吃吗?”我摇着头,不解地看着她,她接着说,“因为它们太甜了,对你的牙齿不好。”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试图用各种理由来说服她,让这次不同于以往的拒绝成为迎合。我决定采取更为直接和诚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Mommy”,我叫住了忙碌在厨房里的她,“可以我们一起看一下那些糖果,看看哪些不是那么甜?”
她停下手中的活儿,转过身来,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我,然后缓缓点了点头。“好吧,我们去看看。”说完,她走进了冰箱,把所有可能的选项都拿出来排列在桌子上。
我们开始一个个挑选,每一次挑选都是如此慎重,就像是做决策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而是一种沟通,一种理解。最终,我们找到了那个标榜自己只有少量糖分的小包装,它既满足了我的渴望,也符合了母亲对健康饮食的期望。
此后,每当有新的零食出现时,我都会先跟妈妈商量,我们一起仔细阅读标签,看看是否适合我们的生活习惯。这也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和信任,是一种关于拒绝与接受、限制与自由之间微妙平衡的游戏。而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无论是作为孩子还是成人,只要真诚地交流和理解对方立场,就能找到共同幸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