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我的桌面上,我正坐在书桌前努力地做着数学习题。作为一名初二学生,数学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难缠的科目。我知道学长是学校里最厉害的,他对数学有着近乎神奇般的理解力,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就在这个时候,我做了一道题错了。这并不是第一次,也许是我太疲倦了,或者是因为最近学习进度缓慢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但当我将答案写下时,那种错误感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上。我知道这一定会惹来学长的一顿骂。
很快,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抬头,看见学长站在门口,他那严肃而又专注的眼神让我感到有些紧张。他走过来,拿过我的作业本,对比着正确答案和我的答案,然后轻轻摇晃他的头部,“看来,你今天的心情也不好。”
“对不起。”我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他,“那个问题真的很难,我没有仔细想清楚。”
学长微笑了一下,然后温柔地拍打我的肩膀,“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你会这样回答吧。”他指出了几个关键步骤,让我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这让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我们一起复习的时候,他总是在提醒我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他耐心地解释每一步逻辑,用实际例子帮助理解,使得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他的方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一次性的失败”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转化为宝贵经验。
经过几周连续每天晚自习,我们终于把所有错题都弄清楚了。在最后一次自习课结束时,学长看了一遍我们的作业本,对我们表示赞赏说:“你们已经从小白变成了小能手!”虽然那些被批评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但那种经历却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它教会了我要更加细致和认真对待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此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学校里的考试还是家庭生活中的琐事,都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从而避免以前可能犯下的相同错误。而这种改变,是多亏有个懂得如何给予鼓励与批评的人——就是那个曾经因为一道错题而被他c一次的学长。在他的引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挑战,更珍惜这份来自于挫折与成就共同培养出的成果。